。”
刘磊觉得是这么回事:“我回去挖粮食,你在这里挖个洞,咱们把粮食藏进去,上面铺一层稻草,让爸躺在上面。”
杜念点头:“也好,今天先把家里的挖出来,今天有绿军装在,大家都收敛着呢,明天去厂副食店去看看,应该会很多人在那里抢挖粮食。”
刘磊点点头,和杜念分开行动了。从地震到现在,刘磊数了数,大约又经历了大大小小二十波的余震。大家都还沉浸在失去亲人,失去健康的悲痛中,厂区里来来往往有不少人,大家都是赶着去救人的,根本没人注意到刘磊,就算看到,也都以为他是去扒人,根本没往深了想。
刘磊在废墟中转悠了很久才找到自己的家,在余震的冲击下,他家已经彻底塌的没了样子,他扒出来面缸,缸盖已经被砸烂了,里面灌上了土。刘磊把上面一层浮土撇开,干脆也不分白面玉米面了,找了个化肥袋子把里面所有面都装了起来。
他看了看只有半布袋,放到背篓里,又去把米给装上。柴火和米面油也都统统装了起来,为了掩人耳目他还特意扒了一床被子,费力的背了回来。
刘磊看了看四周,以为没人看到,却不料远远的有双眼睛全程都在紧紧地盯着他。
“有人看到吗?”杜念瘸着一条腿走出来。
“应该没有,坑挖好了吗?”刘磊问。
“挖好了,不过我觉得把粮食藏在咱们帐篷下面不安全。”杜念道,“我们到了晚上再挪吧,先把早饭做了,就吃玉米面汤吧,如果没人注意就再搅合点白面疙瘩。”
既没办法蒸馒头,又得填饱肚子,还得尽量把饭快点做熟,杜念想到玉米面熬出来的面汤特别浓稠,疙瘩多少可以多撑一些时候,这种时候就不要挑口欲了。
刘磊看到果然佩服杜念:“妹子,还是你看的远,咱们怎么做饭呢,这么多人盯着。”
杜念眼睛咕噜噜转了几圈,道:“我去吧,你陪着妈,别忘了给爸按摩。”
杜念出去烧水了,简易的锅灶,杜念蹲在地上正擦洋火。很多人过来跟她预定:“小同志,烧好了水,给我们留一碗,我们家还有个病号呢,喝生水不好。”
杜念看了看周围,也有好几家也都自己烧水喝,中年妇女见别人身强力壮,只有杜念是个十来岁的瘸腿女孩子,这才有胆子来借。
“好啊,婶婶,要不咱们搭伙吧!你那有柴火吗?借给我用用吧,这雨淋淋的,找点干柴都困难,我就烧这么一口水,加上你咱们就得多烧了,多烧费柴火,我看你好手好脚的,这样吧,我负责烧水,你负责捡柴火。”杜念道。
“下着雨,还时不时的余震,我也没处弄啊。”妇女一脸坦然,“工农阶级是一家,咱们是个大家庭不分你我,等我家有的时候我也烧水给你。”
“那我对锅灶水和场地,你来烧吧,剩下给我一碗热水就行。”杜念索性丢下锅,钻进帐篷里,不忘拿走洋火和干柴。
“小同志,年纪轻轻的怎么就这么小肚鸡肠呢?借碗水都不行。”妇女不高兴了。
大家谁也不帮腔,都等着看谁赢呢,要是中年妇女赢了,他们来借水也就有理由了。
杜念索性也不烧了,拿着碗挨个跟烧水的人家去借水,去了半天一口热水也没有借到。条件艰苦,大家烧碗热水不容易,谁也都是拖家带口的,都不肯借。
还有几家说话特别难听:“你那不是有柴火有锅吗?想喝水自己去烧。”
有的被逼急了,干脆挪到帐篷里去烧水。杜念有样学样,回来大声道:“磊子哥,咱们也搬到帐篷里去烧水吧。”
“这样能行吗?”刘磊在帐篷里搭好锅灶,问。
“今天白天肯定行,大家还不怎么饿。再说谁也不愿意做出头椽子,咱这不还有艾瑞克呢吗?”
艾瑞克很配合的汪汪叫了两声。
俩人很快就生着了火,把玉米面下了进去,又快速和好了白面疙瘩。每人两大碗饱饱的吃了下去,周秀兰舀了碗玉米面汤,一勺勺给喂了下去,刘卿峰虽然没有清醒,但是有吞咽意识。
一顿饭吃的肚子滚圆。
杜念果然猜的不错,绿军装组织救了一天人,却没人张罗吃饭。救人队先来的,物资车根本没有进来,被塌方掩埋了两车,其他已经堵住了路,一时半会儿过不来了。
受灾人民群众一开始谁都没为吃着想,大家普遍认为,既然来这么多军绿装,一定也会有粮食供给。然而等了一天了,都没有等到有人喊吃饭,大家这才有点着急了。
为了不引人注意,这一天杜念他们都不再开火。果然,到了午饭的时候就有人陆续来掀他家的帐篷了:“同志,有吃的吗?家里有个三岁的孩子,饿的哇哇哭,给半碗也行。”
找什么理由的都有,大家也都是撞,谁也不知道谁家有粮食,杜念送走了一波又一波。很快就入了夜,刘磊把粮食挖了出来,找了个远远的地方给埋了。
人群躁动,绿军装的长官站在大卡车上举着枪喊话:“群众们,物